|
“學校沒有餐廳的時候,都是爸媽騎著車子來接我回家吃飯,回到家時飯菜都涼了。現在好了,不僅能在學校吃到熱乎飯菜,還有粥喝,而且每天吃的都不一樣。”捧著熱騰騰的飯菜,章丘普集鎮中心小學一年級二班的劉益寧興奮不已。
記者從章丘市了解到,為解決農村走讀小學生中午就餐問題,今年該市開工建設了5所學校食堂,2000余名農村小學生在學校能吃上熱乎飯了,將徹底告別“冷餐時代”。
“很多學生離家較遠,中午回不了家,午飯吃個涼饅頭來湊合,連口熱湯都喝不上,不利于學生身體發育,家長們也總是擔心孩子在校的吃飯問題。”章丘教育部門負責人介紹,“合校并點”之后,部分學生上學的距離普遍偏遠,中午的午餐就成了問題,為小學校建食堂的就擺上了議事日程。
“國慶節后,學校食堂正式投入使用,第一個月就有500多個孩子報名就餐,11月份報名的孩子達到了700多名,食堂實行學校自主管理,成本運營,讓學生花最少的錢吃飽吃好。”普集鎮中心小學校長董文告訴記者。“食堂一周內每天的菜品不重樣,并保證兩菜一湯的就餐標準,滿足了學生的營養需求,主食除饅頭外,還向學生供應米飯或蒸包,不限量,保證每個孩子吃飽。”食堂管理員侯老師說,學校食堂實行成本經營,學校根據年級設定了不同的收費標準,一二年級每天3元、三四年級4元、五六年級5元,每月按就餐實際天數收取相應餐費。
普集鎮中心小學食堂是章丘新建的5所食堂之一,其余還有文祖三德范小學、諾德實驗小學、高官寨鎮辛馬和小學和中孟小學。此外,該市明年還將再建2所學校食堂,讓更多的農村孩子受益。
對于學校新食堂的建設,家長紛紛點贊。“我家離著學校特別遠,每天送完孩子上學我就得趕緊回來給他做午飯,為讓孩子中午能在學校多休息會,我就把飯菜裝在保溫桶里再給他送過去,這樣一來,不僅孩子吃不好,我更沒時間去干別的事。學校今年建了食堂,我也算是熬出頭了。”在普集鎮中心小學門口,正前來給孩子送飯的學生家長李大姐拍手叫好,“孩子以后能在學校吃上熱乎飯,我們這些家長也不用天天再來送飯啦,真好!”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