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歷實際上是一種農民耕作時間表,起源于古華夏人聚居地中原地區,是應農時而生,為中原農業而設定的歷法。其二十四節氣就浸透著無盡的種地思維在里面,又有貓冬、九九、三伏、臘月等習俗,無不是北方耕作氣候的反映。但歷史發展到今天,當越來越多的人擺脫土地的束縛不再靠種地維生時,當華夏人早已走出中原擴散到各地時,古農歷卻依然在拖累人們的日常生活,F如今,城市里參照西方模式建起的行政、工業、商業、金融、保險、教育、證券、物流、醫療、交通、咨詢、旅游、服務等各行各業、依舊在按這種落后的中國古代種地歷法來休假,文明的發展被制約,這不僅可笑,而且有害。
現今中國并非閉關自守,而是越來越多地融入到經濟全球化潮流中。世界經濟是由西方人主宰的。西方不可能順應中國,唯有中國順應西方才是正道。日本脫亞入歐就是從取締中國舊歷、全面實行西歷節日開始的,今日已成為與歐美并列的經濟強國。中國如繼續施行農歷,危害嚴重。在此稍舉幾個例子:
1、不利于外貿進出口。歐美日是中國外貿重要對象,由于與他們休假時間不一致,導致外貿工作難度加大。別人休假時我們卻要工作,別人工作時我們卻要休假,結果無所事事,無形中產生了許多時間損耗、效率低下。
2、不利于外商投資。歐美日是中國外資重要來源國,由于與他們休假時間不一致,導致招商引資難度加大。勞資雙方過節心理不一,產生種種矛盾沖突。
3、令西方人對中國產生心理排拒。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家都施行西歷節日,只有中國、中東、北非等少數幾個國家還在使用自已傳統的歷法,這會讓西方人感覺你心理閉塞、不好相處。
4、令西方人感覺中國人素質低下。傳統過年過節,中國人就是喜歡大鳴大放,宰雞殺豬、杯盤狼籍、酒醉嘔吐、滿街污穢。老夫每年春節出游,都見有老外搖頭嘆息皺眉頭,相信他們是不會來第二次了。
因此,為解決文明發展與落后農歷之間的矛盾,老夫在此對應提出上中下三策解決方案:
上策:全國徹底廢除農歷,取締春節長假,全面施行西方節日。與西方發達國家全面接軌,更有利于文明進步,經濟發展。
中策:實行折中方案。城里過西方節日,把圣誕、元旦、萬圣、感恩節等設為法定節假日。農村過農歷節日,讓春節、元宵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陽等成為純粹的鄉下自發性節日,官方不予承認。城鄉雙方互不干涉,互不影響。
下策:西歷和農歷都不設法定節假日。民間喜歡過什么節就過什么節,不受任何限制。
|